五十六个民族,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6月4日下午17:00,资源与环境学院第四期党校培训学员第六次小组讨论于树人楼E201举行,我院第四期党校培训学员参与了本次讨论。
本次小组讨论由小组长汪静同学主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艰苦探索、长期实践和反复比较中,在充分考虑历史渊源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性地选择了民族区域自治,成功的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同学们就“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展开了本次讨论。
甘光宇同学就少数民族“汉化”的问题做出了阐述,少数民族汉化情况就是指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思想等趋于汉族,这使得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文化交流更加深入,有利于形成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同时也表示应该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工艺等,让这些文化永久保存,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陈尚香同学讲到: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们学校更是一所多民族的学校,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要相互包容,和平共处。

【图】陈尚香同学发言

【图】李颖同学发言
本次小组讨论,更深层次地了解了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应该团结各民族,抵抗民族分裂势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成为中国共产党结实有力的后盾而努力奋斗。
文字编辑/汪静
图像编辑/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