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更好的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音乐舞蹈学院党课培训小组于2017年5月24日晚9:20,在组长师立军老师的带领下组织开展了关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专题讨论会。
在中国,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图】师老师与大家分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事业的成功典范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政府对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加以保护。作为地处藏羌文化地区的高校大学生,学生们深刻的体会到民族团结、尊重少数民族信仰、习俗等的重要性,会议上大家积极发表言论,同学们结合身边的人和事,并针对民族统一及如何切身践行民族团结的具体行为等谈了自己的观点。

【图】积极发言的同学们

【图】积极发言的同学们

【图】积极发言的同学们
中华人民共利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成功的,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的正确道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国各民族必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必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音乐舞蹈学院供稿
摄影:汤小娟